开启辅助访问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扫一扫,极速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广州竹料,800年前,冯氏祖先为避乱世隐居于此!

0 / 1923

123

主题

138

帖子

3189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3189
发表于 2017-1-15 19:56:2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冯氏在中国百家姓中排名第27位,在钟落潭镇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姓氏,可追溯至宋末元初。800多年前,钟落潭镇冯氏的始祖振龙公落户竹料。从此,冯氏族人在钟落潭开枝散叶,至今已繁衍两万多人。目前,该镇的五龙岗村、安平村、华坑村、沙田村等都有冯氏族人,又以竹一村、竹二村、竹三村、大纲领村的族人最集中、数量最庞大。
始祖携长孙避乱世隐居竹料据《元和姓纂》和《广韵》记载,冯姓早在东周时期就已经出现,其祖先可追溯到周文王的第15个儿子毕公高。其后代毕万事奉于晋献公,由于毕万帮助晋献公讨伐霍狄有功,被封于魏地,并以“魏”为姓。后来,毕万的第十三代子孙魏武侯被封于冯城,于是这一支子孙就以邑为氏,从此就有了冯氏。

据竹料冯氏族谱记载,虽然冯氏来源不同典籍有着不同版本的说法,但可以确定的是,宋末元初才有冯氏南迁广东,至今有800多年历史。其中,竹料冯姓族谱以七世祖振龙公为始祖,一世祖至六世祖一直没有被列入到族谱中,对此原因无从考究。
振龙公出生于北宋时期,原本居住在南雄府的珠玑柳巷,后来才真正定居于番禺龙湾。在这里,振龙公娶谭氏生下了玄祖,后来玄祖生下了长子税荫、次子政枯。也因此,振龙公被不少后人将其原籍定为番禺龙湾。
时值乱世,官府到处抽壮丁充军,为避此一劫,振龙公冒险带着其长孙税荫隐居竹料,玄祖则带着其次子政枯逃往如今的南京盱眙。落户竹料之后,谭氏死后振龙公再娶刘氏,生了富成、贵成两个儿子。
其中,富祖后人以竹二村人为主,贵祖后人则以竹三村人为主,而税荫则成为了大纲领村的开村始祖。截止目前,又以富祖后人的繁衍数量最多,从此钟落潭镇的冯氏族人开枝散叶,成为了该地区的一个大姓氏。
竹料曾有两个冯氏大宗祠
竹料曾有两座冯氏大宗祠而被当成是笑话,这是怎么一回事?原来,振龙公神像一直放在建于顺治年间的富祖祠堂祀奉。到了道光年间,富祖和贵祖的后人商议后,决定合力修建冯氏大宗祠以纪念始祖振龙公,也叫维世堂,并将神像迁至此以享祀千秋。
再来说一说税荫祖,其在竹料生了两个儿子。税荫与其二儿子迁居于大纲领,成为了大纲领村的开村始祖,后来二儿子的一个儿子迁居花县狮岭,成为了冯村的开村始祖。而税荫的大儿子则留在了竹一村,后来大儿子的子孙为了纪念税荫,在如今的竹料墟修建了福绵堂,也称为冯氏大宗祠,且先建于维世堂两年多。这样一来,两座冯氏大宗祠先后建成。日军入侵竹料的时候,还曾笑话竹料有两个冯氏大宗祠。
如今,福绵堂已经不复存在,日军入侵竹料时将祠堂的墙砖铺设了魁星楼公路。而维世堂则仍静静地坐落在竹三大桥桥南不足100米处,但已成为了竹料一中的一部分,由于不对外开放,已失去了供奉祖先的功能。
富祖和贵祖也像其父亲一样,在当时朝政享有一定的官职。其中,富祖曾任翰林院侍讲学士;贵祖则因讨伐造反者有功,被皇帝赐带俸归田,寿享七十五岁而终。
至今,竹料冯氏族谱已记载到第三十传。一直以来,冯氏没有取名的派字,这并没有疏远了族人之间情谊。每逢元宵佳节,沙田、华坑、安平、五龙岗等冯氏族人,甚至从化、花都、番禺等冯氏族人都会带上醒狮、献上贺礼前来祝贺、联络感情。

e20782bd7010490cda780a6f0ebf7c3f.jpg
猛点阅读原文更多冯氏文章尽在其中!↓↓↓↓↓↓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您的支持是我们共同事业成功的保障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   

本版积分规则

逛了这么久,何不进去瞧瞧!

登录 发布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